
我來教教大家微信小程序跑得快設置輔助掛下載—果然確實有掛,真相揭秘透視內幕! 據陳磊稱,拼多多的計劃是繼續將收入用于補貼,直到其取代阿里巴巴,成為10億中國消費者的默認購物平臺。理論上,該公司可以削減補貼,同時從商家那里吸引更多廣告資金,以實現持續盈利。作者有點忙,還沒寫簡介!今日熱搜《華爾街日報》網站5月21日報道,美國化學品公司藍線公司和澳大利亞萊納斯礦業公司希望在美國建立稀土分離廠,尋求增加重要大宗商品的供應。 臺灣中時電子報網站也關注了這一消息,該網站稱:萊納斯于5月20日宣布,該公司已經與美國化學品公司藍線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并在美國本土建立稀土萃取分離廠房。
四年連升四級,雷軍挑出最強二號人物總有人離開,也總有人到來,只有雷軍還在一線。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趙東山
編輯|李薇
頭圖攝影|鄧攀
年關將至,在裁員風波里飄搖的小米,又發生一系列人事變動。
12月22日下午,雷軍發布內部信稱,現任小米總裁王翔將迎來規劃已久的退休,將于2022年12月30日正式卸任集團總裁職務,同時,繼續作為高級顧問為小米服務。
此外,《中國企業家》獲悉,該內部信還透露,小米聯合創始人洪鋒和王川,也將于今年年底退出業務一線。
雷軍稱:“他們是小米的締造者和守護者,感謝他們十多年來在業務崗位上對小米的全情投入和不朽功績。他們會以聯合創始人的身份在合伙人委員會繼續支持和推動公司的戰略發展。”
王翔卸任后,經過小米公司合伙人委員會的慎重討論和協商,決定晉升盧偉冰為新一任集團總裁,將于12月30日正式繼任。
雷軍在內部信中這樣評價盧偉冰:“偉冰和我相識多年,有著手機行業的豐富經驗以及杰出的行業影響力。2019年初加入小米后,兢兢業業,有口皆碑,從Redmi品牌負責人,到中國區總裁,再到統領中國區、國際部和印度區三大戰區業務,偉冰一步一個腳印,贏得了集團管理團隊的高度認可和尊敬,我們相信盧偉冰在出任集團總裁一職后會帶領集團業務再攀高峰。”
一名接近小米的人士告訴《中國企業家》,盧偉冰進入小米最大的功勞,就是超強的執行力,“幫雷總(雷軍)解決了很多心病”。
關于這一系列人事變動,雷軍在內部信中表示:“對小米而言,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這宣告小米管理層實現了順利的交棒迭代,并為未來的持續發展做好準備。”
成立于2010年的小米,除了創始人雷軍外,還有7位聯合創始人:林斌、黎萬強、周光平、黃江吉、劉德、洪鋒及王川,林斌曾擔任過小米集團總裁一職。但自黎萬強2014年淡出小米開始,幾位聯合創始人先后告別一線。此次,隨著洪鋒和王川的退出,在小米創始管理團隊中,只有雷軍還在一線。
但“帶頭大哥”頭疼的問題只多不少:當小米這匹黑馬成為一個擁有3萬多人的團隊,如何找回曾經的創業激情?當狂奔般增長過后遇上基本盤低谷,小米該如何做出調整,以及為正全力以赴的造車項目輸血?
攝影:鄧攀
關鍵先生
王翔,在一定程度上是小米的另一位關鍵先生。
2015年,王翔辭去美國高通公司全球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一職加入小米。在此之前,他在半導體和通信領域擁有20余年豐富經驗,在高通工作13年,全面負責高通在大中華區的業務與運營。
事實上,王翔早早就進入了小米和雷軍的“朋友圈”。
小米剛成立時,無人知曉的小米要贏得高通的信任拿到芯片并非易事,但王翔不僅幫助小米1手機用上了高通芯片,還幾乎在每次小米新品發布都會去“站臺”。
雷軍在內部信中這樣評價王翔:“翔總在2015年7月加入小米以來,先后參與組建了知識產權、國際業務、法務、戰略合作等團隊,并對推動相關業務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2019年11月晉升集團總裁后,帶領團隊不斷建立、完善相關體系,在提升集團體系化綜合治理方面做出了優異成績。”
確實,王翔加入小米后,憑借其出色的領導能力以及資深的管理背景,一方面帶領小米手機團隊進入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另一方面持續完善小米的全球知識產權戰略及合規體系,為小米公司的國際化進程掃清了知識產權障礙。
攝影:史小兵
今年12月14日,王翔代表小米集團剛發布首部知識產權白皮書。王翔回憶,小米知識產權體系在2013年之前處于起步階段,重心放在自有創新的保護上,其專利技術領域集中在手機硬件和MIUI,布局范圍主要在中國大陸,同時嘗試在美國、歐洲進行布局。2014年至2019年期間,小米加速布局全球業務,從印度市場以及東南亞市場開始,逐步進入歐洲、拉美等多個市場。
正是王翔的加入,為小米的國際化掃除大量的技術爭端。
2014年7月,小米手機進軍印度市場僅5個月后便遭遇移動通訊設備商愛立信的專利訴訟。歷經五年激烈交戰,最終雙方于2019年9月底才達成和解,結束爭端。小米在知識產權白皮書指出,這場專利戰是小米拓展海外市場的“專利成長禮”。
其實,除了這一次外,小米還歷經多次BlueSpike、Sisvel、IPCom等為代表的非專利實體機構(NPE)指控,但經過王翔和團隊的努力,最終均以對方撤訴或勝訴平穩度過。
在王翔看來,智能手機行業沒有一家公司甚至一個國家可以獨立、不依靠他人技術來制造一部智能手機。所以,全球的知識產權合作和規則是非常重要的,知識產權的保護體系的核心是保護創新,是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但如果規則不清楚就會達不到這個目的,甚至起反作用。
正是因為王翔在知識產權以及法務方面的經驗,幫助小米在國際化拓展過程中,能快速推進。在小米期間,王翔推動小米與微軟、諾基亞的合作實現專利交叉許可、收購專利等,掃平進軍國際市場的專利壁壘。
關于王翔卸任后的去向,今年年初曾有相關消息稱,王翔離開小米之后,將去榮芯半導體(寧波)有限公司出任CEO。據天眼查顯示,榮芯半導體成立于2021年4月,王翔目前已是該公司董事,這家公司由王翔與韋爾股份董事長虞仁榮共同創立。
一路晉升
王翔卸任后,最讓人關注的是一路晉升,四年連升四級的盧偉冰。
盧偉冰于2019年1月正式加入小米集團,此后一路晉升,一年內成為小米中國區總裁,兩年內晉升小米合伙人,2021年3月24日,在周受資辭去小米集團國際部總裁后,盧偉冰再次升任小米集團高級副總裁,同時掌管中國區和國際部,直至此次晉升為總裁。
今年以來,圍繞盧偉冰的消息變動不斷。一方面是盧偉冰先后卸任了多家小米之家相關聯公司法定代表人及經理職務;另一方面,今年6月,原Xiaomi產品部和Redmi產品部合并,成立手機產品部,任命凌小兵擔任手機產品部總經理,向盧偉冰和手機部總裁曾學忠雙線匯報,這一切似乎都在為盧偉冰晉升做準備。
加入小米之前,盧偉冰曾在康佳、天宇朗通以及金立等手機公司供職。不過,相較于小米的互聯網模式,這些手機企業更偏向傳統零售模式,這恰恰也是小米在過去幾年在線下門店需要補課的地方,盧偉冰帶領小米在線下已經開了超過1萬家門店。當互聯網紅利遇到瓶頸,向新零售轉型正是小米所需。
此次盧偉冰的任命以及他在小米的一路晉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雷軍的用人之道。
除了盧偉冰外,小米在過去幾年集齊了被外界調侃為“復仇者聯盟”的業務高管團隊:中興前CEO曾學忠、聯想集團前副總裁常程、小辣椒創始人王曉雁、前暴風TV CEO劉耀平,以及努比亞聯合創始人苗雷等。
此外,從2019年年底開始,小米正式啟動管理干部輪崗機制:部門的總經理或副總經理在干滿一定的年限之后,會被派到另一個相對陌生的崗位。
來源:視覺中國
小米的管理結構分三個階段:成立頭4年,所有的小米合伙人都集中在手機這一個業務領域發力;2013年到2017年,小米采取“諸侯制”,即每個合伙人帶著一個業務往前沖,大家各自奔跑,而“中央”就是雷軍;小米上市后,管理模式從“諸侯制”進化到“郡縣制”,2018年“913”組織結構調整中,一批80后走上了部門總經理的位置。
王翔曾在接受《中國企業家》采訪時表示:“小米之所以能夠成功,核心是效率和創新,但是曾經高效的扁平化結構顯然不適合現在的小米。”用雷軍的話說,小米內部的管理開始從“游擊隊”向“正規軍”轉變。
這個時候,高管、中管與員工之間出現了管理中空,干部“缺人”成為一大難題。所以,大量的外部人才被雷軍“請”到了小米,包括小米集團新總裁盧偉冰。
在擔任中國區總裁后,盧偉冰的確大刀闊斧進行了不少調整。
2021年9月,小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新零售業務負責人高自光離職。離職前,他統管小米網、小米之家等新零售業務,是小米拓展線下渠道的核心人物,也是小米首位從內部晉升的80后高管、小米最年輕的副總裁。
高自光離職后,小米集團副總裁尚進接任。尚進于2013年加入小米,早期曾負責小米互娛相關工作,隨后工作調動至中國區,曾與高自光一同推動小米線下渠道擴張。不過,履新不到半年,2022年1月,小米集團通過內部文件宣布,尚進已經離職。同時離職的還包括原集團副總裁、小米手機產品部總經理常程。
總有人離開,也總有人到來,但作為“勞模”,雷軍一直奮斗在小米一線。他這種創業三十年依然激情滿滿的狀態,讓王興都感慨:“雷總真是勞模加戰神!”
的確,無論小米集團的總裁是林斌、王翔,抑或盧偉冰,一號位永遠都是雷軍,他是小米的絕對核心。
雷軍和盧偉冰的挑戰
關于此次人事變動,雷軍認為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這宣告了小米管理層實現了順利的交棒迭代。
在雷軍看來,當下的小米正處于全新階段的起跑線上:“高端戰略經過三年探索,剛剛交出了一份階段性答卷之作——小米13系列。智能電動汽車業務進展也一直超預期,我們對2024年上半年順利量產上市充滿信心。此外,集團的整體技術體系也在不斷壯大,大量的創新正層出不窮地涌現。”
關于未來,雷軍表示,接下來小米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持續推動集團高端化戰略,并推動集團業務聚焦和“精兵簡政”,進一步提升集團運營效率。
雖然雷軍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是當下的小米正內部承壓:剛剛經歷的裁員優化在社交媒體鬧得沸沸揚揚,與此同時,小米上個月發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在總收入同比下滑之外,小米營收結構中的各個業務板塊均處于同比下滑的狀態。
內部承壓之外,小米在外部同樣面臨激烈和殘酷的競爭環境:據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公布的數據,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9%,出貨量全球前三的廠商僅有蘋果實現了同比增長,排在第一的三星和第三的小米均同比下降8%。
更何況,在基本盤受到影響的情況下,小米還有手機沖高端和造車兩大戰略任務有待完成,小米手機如何在高端市場立穩腳跟,小米汽車如何保證2024年上半年順利量產上市,并給市場帶來驚喜,均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
所有這些,均是雷軍和新二號人物盧偉冰的挑戰。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出海”報告:國際市場需求端倒逼供給側數字化
12月21日,由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中國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協會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2年APEC中小企業工商論壇—助力“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走出去分論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京舉辦,并發布了《數字化助力“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際化發展路徑探索及研究報告》。
《報告》分析了中小企業國際化發展現狀、機遇和挑戰,總結分析數字化助力“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際化發展的優勢作用以及呈現的特征、剖析總結典型實踐案例經驗,并提出相關對策建議和展望。
《報告》指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際合作方面主要存在五方面問題:一是國際市場銷售占比仍較低,未來發展空間巨大。二是參與國際化方式仍以產品進出口貿易為主,人才引進、海外投資、資本引進等其他方式穩步推進。三是產品出口對第三方服務機構依賴性較強。四是國際化需求強烈。五是普遍面臨國際化人才和海外銷售渠道缺乏、國際物流成本高的困難。
《報告》歸納總結了“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際化的五種主要模式:政府搭臺“走出去”、傳統外貿公司代理出口、依托跨境電商數字化平臺“走出去”、自主出海、組團出海。其中,依托跨境電商數字化平臺“走出去”是當前企業參與全球價值鏈的有效方式之一,調研發現處在不同發展階段的中小企業選擇了適合自身需求的模式。
展望未來趨勢,《報告》指出,以數字化促進中小企業國際化既是順應數實融合發展趨勢的必要之舉,也是實現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方式。
結合調研企業反饋情況,《報告》顯示,目前數字技術和數字化工具助力我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走出去”呈現四大特征。
一是中小企業國際化發展關注跨境全鏈路數字化能力提升。不少中小企業在國際化過程中,率先選擇從營銷環節和品牌運營端推進數字化,特別關注出海過程中涉及的海外市場拓展、物流、履約端的數字化能力提升,希望借助跨境電商平臺等數字化服務平臺的助力作用,逐步實現全鏈路數字化轉型升級。
二是跨境電商數字化平臺是帶動國際供應鏈數字化的重要牽引力。跨境電商數字化平臺通過建立供應鏈上中下游,以及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之間的合作伙伴關系,使各節點企業之間的核心優勢融合,打造跨境供應鏈管理的整體競爭優勢,成為供應鏈全鏈路數字化升級的重要牽引力,助力中小企業深度融入全球供應鏈,使得眾多中小企業有機會與跨國公司一道成為全球化的參與者。
三是由國際市場需求端數字化倒逼供給側生產端數字化特征初顯。中小企業依據市場需求側的動態變化較為容易對研發、經營、銷售、流通等環節識別出具體的數字化轉型需求,市場需求會倒逼推動實現供給端、生產側的數字化轉型。跨境電商數字化平臺在助力中小企業對接國際市場需求的過程中加速了這一進程。
四是跨境電商數字化平臺由單一國際商務平臺向為中小企業“走出去”全流程數字化方案提供者轉變。跨境電商數字化平臺從為生產制造企業提供購銷數字化服務入手,從國際客戶對國內生產制造企業生產方式和流程的要求出發,向前端的生產制造和研發設計數字化服務延伸,為客戶提供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平臺等方面的服務,推動企業流程再造,為企業提升國際化合作能力全流程賦能。
針對目前的發展情況,《報告》提出五點建議:一是加大宣傳培訓引導力度,提高“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對數字化助力國際化發展的認識;二是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增強數字化促進國際化的能力;三是提升公共平臺和機構的能力,為中小企業國際化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四是加大數字化人才培育和引進,強化“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際化的智力支撐;五是進一步營造良好環境,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際化發展。
國務院緊急調運!多家藥企24小時排班滿負荷生產,新華社發文:讓藥品盡快到達群眾手中!專家稱布洛芬退燒不能連吃超3天→新華社:讓藥品盡快到達群眾手中
據新華社報道,連日來,各地群眾對感冒、發熱、咽痛、咳嗽類藥品的購買需求持續增長。記者在吉林、山東、河北等多地采訪發現,當地正全力保障醫藥企業生產,加大緊缺藥品供應。與此同時,多地優化藥品供應方式,通過精準投放、為重點人群免費發放“健康防疫包”等,保障群眾及時獲得相關藥品。
記者在吉林省通化市走訪看到,多家醫藥企業內,人員忙碌、機械不停,感冒消炎、清咽潤肺、退熱止疼等藥品和口罩、消殺產品生產線正滿負荷運行。在保證產品質量和安全前提下,企業通過調配生產人員、啟動新生產線等方式提升產能。
位于吉林省南部的通化市是“中國醫藥(600056)城”,域內現有72家規模以上醫藥工業企業。連日來,當地密切關注各企業生產情況,工信、人社、市場監管等部門主動幫助企業解決原材料供應、交通運輸、用工招聘等問題。
12月19日,西安一家藥企的工作人員在外包裝車間作業。新華社發(鄒競一 攝)
在通化國家級醫藥高新區,吉林雙正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正加緊生產抗原檢測試劑盒。公司副總經理程遠新介紹,隨著當地政府幫助協調的新廠房投入使用,產能可以從目前的每天20萬份提升到每天50萬份。
一些企業還加大了新產品的研發和投放力度。吉林納圖制藥有限公司董事長魏曉明說,目前公司已經研發出具有增強抵抗力、清熱解毒、消炎等功效的新產品,正在全力生產。
山東省淄博市作為醫藥大市,各藥企正開足馬力生產。“整個生產線產能提升了60%以上。”榮昌制藥(淄博)有限公司生產總監李欽剛說,“所有生產線和員工優先保障新冠病毒感染后治療藥物的生產。質檢人員也輪班倒,確保24小時有人在崗。”
作為布洛芬原料生產企業,新華制藥(000756)調整生產線、員工三班倒、機器24小時不停生產布洛芬片、維生素C片等。目前,新華制藥片劑生產線的產能已提高3倍。
在瑞陽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治療風寒感冒的常用藥葛根湯顆粒產能已接近上限。為保障生產和供應,公司將原材料、人員、設備、包裝材料等優先供應給葛根湯顆粒生產線。目前,每天產能達10萬盒。
河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開通審批綠色通道,加快診治藥械審批,先后幫扶14家生產企業擴產增能。其中幫扶以嶺藥業(002603)新建連花清瘟車間盡早投入使用,新增日產能5000萬粒;支持石家莊四藥鹽酸阿比多爾膠囊日產能由150萬粒提升至300萬粒、阿奇霉素分散片日產能由100萬片提升至300萬片;對華北制藥(600812)委托生產的布洛芬膠囊恢復生產進行技術指導,新增日產能30萬粒。
在華北制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新制劑分廠204車間,國家集采重點品種布洛芬緩釋膠囊正在有序生產。“生產線嚴格按照GMP要求組織生產,同時加強生產過程監督,保障產品符合質量標準。”據車間主任王竹青介紹。
企業加緊生產保證供應的同時,各地紛紛采取措施,讓藥品盡快到達群眾手中。
河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協調省內大型藥品批發和連鎖企業采取線上完善手續、線下廠家直供的方式,將治療新冠病毒保供用藥直接調配到基層藥店,方便群眾購藥。
河北晨光藥業有限公司主要生產板藍根顆粒、桑菊感冒顆粒等中成藥產品。“我們現在是24小時滿負荷生產,每天生產板藍根顆粒20萬小袋和桑菊感冒顆粒16萬小袋。”公司經理程永科說,這些藥品將由市場監管部門根據各連鎖公司零售門店分布及數量,確定藥品每日調配供應量,按需精準投放到各地,滿足群眾的用藥需求。
湖南省各級藥監部門支持疫情防控類藥品醫療器械物資直調。藥品批發企業在保障來源合法、質量合規等情況下,可采取從上游供貨企業直接發貨到醫療機構、零售藥店的方式,提高供貨效率。
12月19日,在湖南瀏陽經開區一制藥企業生產車間,工作人員在包裝藥物。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天津為重點人群發放免費“健康防疫包”,防疫包中包含解熱鎮痛、止咳化痰等藥物,以及N95口罩等疫情防控用品。
天津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免費發放人群為天津市民政部門登記的困難群體、65歲以上老年人中的重點人群,包括基礎疾病不穩定的老年人、未全程接種疫苗的老年人、透析治療患者、腫瘤放化療患者及失能老人等。據了解,首批15萬份“健康防疫包”已經相繼送達天津各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再由街道分發到各社區,安排社區網格員根據名單將防疫包逐一送到每一位發放對象家中。
怎樣加強農村醫療救治?權威解讀
兩節將至,怎樣加強農村醫療救治?如何加強重點人群的醫療救治?2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針對網友關心的問題進行權威解讀。
提前布局農村疫情防控,讓藥能發下去,重癥患者及時轉上來
焦雅輝表示,元旦和春節將近,隨著人員流動的增加,城市的疫情有可能蔓延到農村,增加農村疫情防控壓力。要提前布局,一方面讓藥能夠發下去,另外一方面要讓農村的重癥患者,特別是老年重癥患者及時轉上來。
要加強發揮縣醫院一級的醫療救治作用。縣醫院是做好農村醫療救治工作最重要的一道關口,所有三級醫院也要分區包片,要跟縣醫院建立一對一的幫扶關系。
兩節期間,三級醫院要加強指導,在特殊時期還要派人員在縣醫院進行重點指導。同時加大對農村地區巡回、巡診的力度,早期發現老年人身體健康狀況的變化,及時送醫就診。
在縣醫院這一級要做好包括床位、設備、設施以及人員的準備。同時建立城市和縣之間支援和轉診機制,保證農村重癥患者能夠及時轉上來。
120急救車輛要重點保證急危重癥患者轉運
焦雅輝說,近期,120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也成了醫療救治的一個堵點。針對有關問題,各地要提前做好預案。
120急救車輛要重點保證急危重癥患者的轉運。為減少咨詢電話占用120資源,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開通24小時互聯網醫療服務和線上咨詢服務來分流。對于非急救轉運的需求,可以充分利用第三方或者社會力量。
三級綜合醫院無條件收治重癥患者
焦雅輝表示,按照分區包片的原則,三級綜合醫院要負責轄區內所有高風險人員以及有可能成為重癥的人員,特別是高齡的、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以及低齡兒童。
三級綜合醫院不得以“不在劃定區域范圍內”為由不收治患者。三級醫院落實首診負責和重癥收治是絕對的,即便患者不在劃定收治范圍內,也要無條件進行收治。
焦雅輝強調,三級醫院要充分發揮醫療救治的兜底保障作用。不僅要對新冠肺炎重癥患者加強救治,對于核酸陽性患者合并更多基礎疾病的重癥患者,都要加強醫療救治。
同時,要做好發熱門診、急診和病房之間的銜接,要確保在發熱門診,特別是急診收治的重癥患者,能夠及時收入到病房進行專科救治,或者收治到綜合ICU進行綜合搶救。
專家:布洛芬不能連吃超3天
據央視財經消息,近期,藥品成了大家的消費熱點。面對市面上品種眾多,品名不同的各種藥品,消費者究竟應該怎么選擇?怎么服用?專家表示,布洛芬和對乙酰氨基酚,如果長期服用都可能會損傷腎功能,不能過量也不能長期服用,用于退燒的話,這兩種藥都不能連續使用超過三天。千萬不能拿兩種含布洛芬的藥,或者是用布洛芬和對乙酰氨基酚重復吃,重復用藥有超量概率,不建議自行搭配服用。很多進口止痛藥其實也都是復方布洛芬,一定要注意看成分和說明。同時布洛芬也不能和萘普生或者阿司匹林之類的藥品合用,因為布洛芬屬于非甾體抗炎藥的藥物,如果布洛芬和萘普生或者阿司匹林一起用,都可能導致胃腸道出血。
廣東各地多措并舉應對就診高峰 多地核酸小屋“變身”發熱診療站
南方日報從廣東各地市了解到,為積極應對醫院就診高峰,廣州、深圳、珠海、江門等多地嘗試將核酸采樣屋、健康體檢車等改造為發熱診療站,為居民提供便利服務。此外,不少地市還通過增設發熱門診及發熱診室、提供互聯網診療服務、專家服務進社區等,多措并舉緩解醫院高峰期接診壓力。
國務院緊急向云南調運抗原檢測試劑盒100萬人份
據云南發布,近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醫療物資保障組將向云南省緊急調運連花清瘟50萬盒、抗原檢測試劑盒100萬人份。下一步,云南將加大向國家和各省市緊急協調力度,積極協調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加大對云南省的保障力度,協調重點品種、重要物資跨省調運。
2月20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44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73例(上海27例,廣東20例,北京9例,廣西5例,四川5例,福建3例,天津1例,江蘇1例,重慶1例,甘肅1例),含7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廣東3例,四川2例,江蘇1例,廣西1例);本土病例71例(內蒙古32例,其中呼和浩特市30例、包頭市1例、巴彥淖爾市1例;江蘇11例,其中蘇州市10例、無錫市1例;遼寧7例,均在葫蘆島市;廣東6例,均在深圳市;山西5例,均在晉中市;四川4例,均在成都市;云南4例,其中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3例、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例;黑龍江2例,均在雞西市),含5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云南3例,內蒙古1例,江蘇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3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均在上海)。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2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039人,重癥病例較前一日增加3例。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883例(其中重癥病例1例),現有疑似病例3例。累計確診病例13472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12589例,無死亡病例。截至2月20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1724例(其中重癥病例10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101491例,累計死亡病例463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07851例,現有疑似病例3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1582455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3679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