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螞蟻集團股權變動余波:馬云再放手一家上市公司,恒生電子將無實控人
來源:時代周報-時代在線
螞蟻集團股權變動引發一系列后續反應。
1月8日,恒生電子(600570.SH)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杭州恒生電子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恒生集團”)上層股權結構發生變動,導致公司實際控制人發生權益變動。本次權益變動后,恒生電子控股股東仍為恒生集團,恒生電子實際控制人將由馬云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
據公告,螞蟻集團持有恒生集團100%股權,杭州君翰及杭州君澳合計持股螞蟻集團53.46%,為螞蟻集團控股股東。杭州君翰及杭州君澳的普通合伙人均為云鉑投資。在本次控股權變動前,據云鉑投資的相關協議,馬云能實際支配云鉑投資股東會與行使螞蟻集團股東權利相關事項的表決結果。馬云實際間接控制恒生電子20.72%股份的表決權,為恒生電子的實際控制人。
據恒生電子發布的《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作為控股股東的螞蟻集團在1月7日出具了《關于股東上層結構調整的告知函》,螞蟻集團的控股權從馬云及其一致行動人,變更為包括螞蟻集團管理層、員工代表和創始人馬云先生在內的10名自然人分別獨立行使股份表決權。
股權調整后,杭州君瀚、杭州君澳分別持有螞蟻集團31.04%、22.42%的股權,其他股東持有46.54%的股權。螞蟻集團表示,各主要股東彼此獨立行使所持有的螞蟻集團股份表決權且無一致行動關系,各股東未單獨或共同在螞蟻集團股東大會層面形成控制,也不存在任何股東所提名的董事人數超過全體董事半數的情形。因此,不再存在任何直接或間接股東單一或共同控制螞蟻集團的情形,馬云不再是螞蟻集團的實控人。
針對本次控股權變動的原因,螞蟻集團方面表示:“為持續完善公司治理,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螞蟻集團對股東上層結構作出調整,推動主要股東投票權與其經濟利益相匹配,進一步提升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恒生電子為國內知名金融科技產品與服務提供商,聚焦金融行業,主要面向證券、基金、銀行、保險、信托、期貨、私募、金融基礎等行業客戶提供一站式金融科技解決方案。目前主要包括大零售IT業務、大資管IT業務、企業、保險核心與基礎設施IT業務、數據風險與平臺技術IT業務、互聯網創新業務和非金融業務等六大業務。
2022年前三季度,恒生電子營收37.37億元,同比增長19.74%,歸母凈利潤1149.34萬元,同比減少98.32%。對此,恒生電子表示,歸母凈利潤的減少主要是公司本期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減少所致。
2014年4月,恒生電子宣布控股股東將從浙江融信變更為恒生集團。經過國家商務部反壟斷局近4個月的審查,2014年10月,恒生集團正式入主恒生電子,馬云成為恒生電子新任實控人。
近期,恒生電子遭遇監管重點關注。2022年11月,恒生電子公告稱,由于時任恒生電子副總裁張曉東的配偶在2022年3月-8月期間多次買賣公司股票。浙江證監局對恒生電子出具警示函。
除恒生電子外,螞蟻集團還擁有直接或間接持有多家A股上市公司5%及以上的股份。1月8日,包括朗新科技(300682.SZ)、永安行(603776.SH)、吉大正元(003029.SZ)、奧比中光(688322.SH)、金橋信息(603918.SH)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均發布了《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螞蟻集團分別持有前述上市公司16.93%、8.09%、10.89%、12.21%和5.54%的股份。
1月6日,恒生電子漲0.29%,報收42.21元/股,總市值801.99億元。
凱中精密:目前在手訂單充足 多個核心客戶定點項目已陸續轉入量產階段凱中精密1月8日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目前主要產品包括“換向器、集電環、多層絕緣線”(3個單項冠軍、細分行業龍頭)、氣控組件、高強彈性零件、新能源汽車零組件等,公司新能源汽車零組件包括動力電池包組件(cell frame、busbar等)、驅動電機連接器、電控系統逆變器零組件以及汽車輕量化零件等產品。目前在手訂單充足,多個核心客戶的定點項目已陸續轉入量產階段。
報價過高,輝瑞新冠口服藥醫保談判失敗!是否在中國本地化生產成疑2022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談判工作于1月8日正式結束,備受市場關注的輝瑞新冠口服藥Paxlovid醫保談判最終失敗。
1月8日傍晚,國家醫療保障局醫藥管理司負責人對外介紹了新冠治療藥品參與醫保藥品目錄談判有關情況。據悉,今年共有阿茲夫定片、奈瑪特韋片/利托那韋片組合包裝(下文簡稱“Paxlovid”)、清肺排毒顆粒3種新冠治療藥品通過企業自主申報、形式審查、專家評審等程序,參與了談判。其中,阿茲夫定片、清肺排毒顆粒談判成功,Paxlovid因生產企業輝瑞投資有限公司報價高未能成功。
這位負責人表示,雖然Paxlovid未能通過談判納入醫保目錄,但根據近期國家醫保局會同有關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實施“乙類乙管”后優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治療費用醫療保障相關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療方案(試行第十版)》中的所有治療性藥物,包括Paxlovid、阿茲夫定片、莫諾拉韋膠囊、散寒化濕顆粒等,醫保都將臨時性支付到2023年3月31日。在此期間,新冠病毒感染的參保患者使用這些藥品均可享受醫保報銷政策。此外,阿茲夫定片、清肺排毒顆粒經過本次談判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后,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內治療發熱、咳嗽等新冠癥狀的藥品已達600余種。同時,為滿足各地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治療的需要,近期各地醫保部門結合當地醫保基金運行情況,又將一批新冠對癥治療藥物臨時納入本地區醫保支付范圍。總體來看,醫保報銷的新冠病毒感染治療用藥品種豐富。
這位負責人還表示,近期國家醫保局辦公室印發《新冠治療藥品價格形成指引(試行)》,對防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所需的新上市抗病毒治療藥品,采取全周期多層次的措施引導企業公開透明合理定價。
輝瑞Paxlovid為新冠小分子口服藥,用于治療成人伴有進展為重癥高風險因素的輕至中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如老年人(60歲以上)或伴有一個或多個風險因素(如慢性腎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于2022年2月11日獲批在中國上市。
近期以來,隨著中國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新冠感染者數量在增加,相關的新冠重癥患者數量也在增加。而新冠小分子藥物的應用,有助于減少重癥發生。目前,醫療機構對于輝瑞Paxlovid的需求大增。
此次國家醫保談判啟動之前,輝瑞Paxlovid已被臨時納入一些地方醫保支付范圍,醫保支付價已由2300元每盒下調至1890元每盒。但這一價格依舊昂貴。通過談判進入國家醫保目錄,也是藥品實現“以價換量”過程。而輝瑞Paxlovid此次醫保談判失敗,會不會后續影響到在中國的本地化生產,目前值得觀察。
自Paxlovid在中國上市以來,輝瑞方面計劃籌備在中國本地化生產。
2022年8月,輝瑞與華海藥業(600521)(600521.SH)達成合作,即華海藥業將在協議期內(5年)為輝瑞公司在中國大陸市場銷售的新冠病毒治療藥物Paxlovid提供制劑委托生產服務。輝瑞公司提供奈瑪特韋原料藥與利托那韋制劑,華海藥業負責奈瑪特韋制劑生產,并完成組合包裝。
目前輝瑞Paxlovid在中國大陸市場進口和經銷商是中國醫藥(600056)(600056.SH)。第一財經記者亦從中國醫藥內部人士了解到,該公司目前在國內銷售的Paxlovid是通過進口而來的。
(責任編輯:崔晨 HX015)
明輝國際(03828)發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個月中期業績,收入約8.91億港元,同比增長49%;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約2810萬港元,而去年同期取得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約4690萬港元;每股盈利3.9港仙;擬派中期息每股1港仙。據悉,集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個月的毛利同比增加75.9%至約1.98億港元。因集團采取多項措施(包括加強成本控制及加大高利潤率產品的銷售),毛利率較去年同期的18.9%上升3.4個百分點至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