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決定民生愛的力量”――民生銀行ME公益創新資助計劃紀實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服務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根本方向。作為一家資產規模達7萬億的系統重要性銀行,中國民生銀行始終秉承“服務大眾、情系民生”的企業使命,堅持以感恩之心回饋社會,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持續開展多項特色公益活動。
1月12日,是民生銀行(600016)成立27周年的日子。七年前,民生銀行在成立20周年之際,聯合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原中國扶貧基金會)發起“ME公益創新資助計劃”(以下簡稱“ME創新計劃”)。七年后,民生銀行ME創新計劃已成為我國公益資助領域的生力軍,累計為161個公益項目提供資金7720萬元,惠及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項目直接受益人數達27萬余人次。
時值民生銀行成立27周年之際,第八屆ME公益創新資助計劃項目已正式啟動。民生銀行將與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公益機構及受益人并肩同行,支持公益創新,推動公益項目服務社會,持續用行動傳遞愛的力量。
深港恢復通關 口岸商業熱鬧起來“久違的人流終于回來了,希望生意可以趕緊紅火起來?!痹谏钲诟L锟诎叮浾咭姷皆诖私浬痰年惤浝恚牡赇佌郎蕚渲匦麻_業。
隨著深港口岸有序恢復通關,口岸周邊的客流車流逐漸開始升溫。許多經營者紛紛表示,期待了3年,希望生意早日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不僅如此,深港口岸經濟帶也有望加速發展。
“灣區返埋嚟,歡迎香港同胞返深”,這個親切的粵語標語醒目出現在福田口岸旁。近日,證券時報記者再次前往深圳福田口岸和羅湖口岸,與恢復通關前相比,福田口岸周邊片區的商業氣息濃厚了許多。
“自從上個月深港即將恢復通關的消息傳出之后,便有商戶提前租門面進場裝修?!币患业禺a中介機構的經理告訴記者,“最近幾天,也有不少香港客戶過來詢問,以咨詢租房事宜居多。原本農歷新年前一直是深圳租房市場的淡季,但為了迎合通關后香港客戶的需求,今年我們準備多派人手值班。”
在福田口岸對面的海悅華城小區樓下,記者也見到一家餐廳貼出2月中旬“重新開業”的標語。幾家茶餐廳內座無虛席,有不少是提著行李剛剛從口岸入境的旅客。“過去3年受到疫情的影響,生意挺難做,特別是口岸這邊人流下滑很嚴重,幸運的是這幾天的營業額比通關前有所增加,人流量最少增加一半。”一家茶餐廳的負責人表示,“來消費的有不少是香港人,恢復通關之后的生意開始好轉?!?/p>
而在羅湖商業城,盡管羅湖口岸仍未開放,但越來越多店鋪開始做恢復營業的準備。而在口岸片區,記者也發現深圳正推出多個消費活動??腿悍较蛎闇氏愀勐每汀@?,臨近羅湖口岸的人民南海燕廣場最近“變身”深港迎春年貨市集,讓消費者歡歡喜喜辦年貨、樂趣游玩迎新春。
如何進一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內人流、物流、資金流等要素更方便地流動?口岸以及口岸周邊區域,在地理位置上自然成為內地與香港深度交流的第一站。疫情之前,深港口岸每年出入境人次以“億”級計算。隨著恢復正常通關,人員往來頻密、交流合作熱絡的場景也將再現深港兩地。
有分析人士表示,深港口岸客流恢復不僅會直接帶動口岸商貿再度興盛,更重要的是深港人員頻繁密切交往,將使深港兩地各自優勢因素疊加釋放,為經濟發展提供強大支撐,其中就包括對商業和消費市場的提振。
仲量聯行認為,隨著防疫措施調整、內地與香港恢復正常通關,區域內外人員出行和經濟活動的有序恢復將顯著帶動商場客流回升,預計2023年深圳商業活動將漸回正軌。仲量聯行華南區研究部總監曾麗表示,消費作為內需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提振消費也將被放在優先位置。隨著就業及收入預期向好,消費信心增強,深圳全市零售物業租賃需求將整體向暖。
此外,隨著河套開發,蓮塘/香園圍口岸的開通,以及香港特區政府提出將建設香港北部約300平方公里宜居宜業宜游的都會區,深港之間的口岸經濟帶越來越成為高頻詞,也有望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發展極。
韓國和歐盟對中國航班限制加碼 國際航線復航不易票價難降作者: 陳姍姍
盡管自1月8日起,中國全面放開了此前對出入境的限制,但對于國內的航空公司來說,國際航班恢復的道路并不平坦。
在中國10日陸續對韓國和日本出臺暫停簽發赴華簽證后,昨日韓國也對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飛往韓國的航班升級限制,要求只能降落在仁川機場,與此同時,歐洲航空安全局與歐洲疾控中心也對從中國抵達歐盟的航班出臺了相關建議指引。
國際航班量只有疫情前的8.8%
進入2023年,不少航空公司都陸續宣布了即將增加國際航班的計劃,比如川航11日就宣布將恢復、加密大量國際/地區航班。
不過,目前川航計劃恢復的國際航班密度,與疫情前還有差距。比如成都—墨爾本恢復初期每周執行1架次,而這條航線在2013年剛開通時就有一周3架次;成都—伊斯坦布爾航線恢復初期也是每周執行1架次,到3月21日才會加密為每周3架次。
南航、國航和海航最近也向美國提交了中美航班的恢復申請計劃,不過申請的航班頻次和航線數量也沒有達到疫情前的水平。
記者從航班管家獲得的最新數據顯示,1月10日我國國際/地區客運航班量往返一共177架次,而在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往返國際/地區航班量是2003架次。目前的航班量依然只有疫情前的8.8%。
航班量的增幅不多,也令國際機票降價的幅度不大,并且比疫情前還是貴了不少。比如2023年春節期間中國赴海外的往返機票,與疫情前相比,首爾和東京的費用約為2倍,悉尼和曼谷約為3倍。
對此,多位負責國際航線開拓的業內人士對記者透露,航班恢復的節奏不會立刻“滿血”,一是與當地的保障能力要陸續恢復有關,畢竟在實施歷時三年的國際航班“五個一”限制政策時,不少航司在一些國家的當地辦事處都已經關閉,重啟還需要時間;二是航司也要綜合考慮旅客需求是否能夠在短時間內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而目前最大的阻力來自于各國對中國旅客的入境限制。
日韓對中國航班施加限制政策
在中國宣布取消入境隔離等限制措施,恢復護照辦理后,不少國家出臺了對中國旅客的入境限制,有的需要行前核酸檢測,有的需要提供疫苗接種證明,有的則實施落地檢。
對于這些國家的限制措施,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多次強調,少數國家罔顧科學和事實,仍執意針對中國采取歧視性入境限制措施,對此中方堅決反對,并將采取對等措施。
“對等措施”首先指向了韓國和日本。繼10日宣布暫停簽發韓國公民赴華訪問、商務、旅游、就醫、過境以及一般私人事務類短期簽證,以及暫停簽發日本公民的赴華普通簽證后,昨日國家移民管理機構又對韓國、日本公民暫停簽發口岸簽證,暫停韓國、日本公民來華實行72/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
而在中國出臺新政后,韓國又要求來自中國港澳地區的航班一律降落在仁川國際機場,而不能降落在韓國其他機場。
事實上在韓國出臺對中國乘客的核酸報告要求以及落地檢時,就已經對中國內地的航班飛韓國也進行了限制,要求中國內地的航班入境地從原本的4個韓國機場調整到仁川機場一個機場。此次對中國港澳地區航班也出臺了同樣的要求,也進一步限制了中國到韓國其他城市的航班恢復。
而日本也對中國內地到日本的航班,出臺了只能降落東京和大阪機場的要求,這些都影響國際航班的恢復。
此外,歐洲航空安全局與歐洲疾控中心也在當地時間1月10日發布聯合聲明,宣布在兩家機構聯合發布的《航空健康安全議定書》中增加部分建議,這些建議立即適用于從中國抵達歐盟的航班。包括:要求直飛和非直飛航班的乘客提供出發前核酸檢測結果;建議乘客和機組人員都戴醫療口罩或呼吸面罩;加強相關航班的清潔和消毒工作;盡可能考慮到機組成員的疫苗接種情況;可隨機檢測到達的部分乘客;應開展基因組測序,以便及早獲得有關病毒流行和起源地區出現的任何潛在新變種的信息;應在有國際航班的所有機場和自中國入境飛機上檢測廢水,監測感染水平并追蹤任何潛在新變種。
在這樣的情況下,對中國旅客沒有入境限制的國家,也就成了近期出境的熱門目的地。記者從多個訂票平臺了解到,1月以來,泰國位列出境機票預訂量的前三,這得益于泰國寬松的入境政策。目前,泰國已取消了要求旅客提供疫苗接種證明的要求,出行前不需要攜帶核酸檢測報告,入境后也不需要進行落地檢。
明輝國際(03828)發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個月中期業績,收入約8.91億港元,同比增長49%;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約2810萬港元,而去年同期取得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約4690萬港元;每股盈利3.9港仙;擬派中期息每股1港仙。據悉,集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個月的毛利同比增加75.9%至約1.98億港元。因集團采取多項措施(包括加強成本控制及加大高利潤率產品的銷售),毛利率較去年同期的18.9%上升3.4個百分點至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