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1981年的夏季,整天白日夢里幻想生活的一個農村孩子,突然來到了城里,那個看起來和所有日子都不同的夏天,孩子渾身的毛孔都被城市的衣食住行的新鮮和美好充斥著,幻想的感覺就象一個吹足氣的氣球
后來的一天,他選擇了離家出走,投奔到了那個城市的遠房親戚
那個下午父母聞訊從幾百里外的地方趕來,當父母承諾將在未來的一年為這個孩子送來口糧,讓他在這所學校讀書考取公家人的想法沒有遭到遠方的親戚反對時,這個孩子第一次人生的變故有了一個美好的開始
中央大街原名“中國大街”,于1928年改為“中央大街”沿襲至今
關于中央大街的歷史,得從1898年哈爾濱開始大規模地修筑鐵路和城市建設說起
來自關內及鄰省的勞工大量涌入哈爾濱,原沿江地段是古河道,盡是荒涼低洼的草甸子,運送鐵路器材的馬車在泥濘中開出一條土道,這便是中央大街的雛形
于是中東鐵路工程局將沿江荒地拔給散居哈爾濱的中國人,至1900年即形成“中國大街”意為中國人住的大街
在狹窄的街道兩旁是陰溝,鋪上木板,鐵板,供人行走,在各十字路口架著木橋,走在這條大街上的是騾馬駕馭的車子
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不堪,由于埠頭區的建立,這里俄國人的鋪子也多了起來,牌匾多用俄文,他們經營雜貨修表等,所以雖稱“中國大街”但兩側多為歐式建筑,商業也多為外國人經營猶如外國城市一般
1924年5月,由俄國工程師科姆特拉肖克設計,監工,中國大街鋪上了方石,頓時顯得華貴起來,當時中國大街上的外國商店、藥店、飯店、旅店、酒吧、舞廳不計其數,其中道里秋林分公司、馬迭爾旅館在整個遠東地區也是頗有名氣的
據《新篡云南通志》記載:基督教從1877年就傳入了云南怒江州,而且基督教徒大多數為傈僳族
基督教傳到永勝,比怒江晚,最初,在三十年代中期,英國傳教士安永靖等人即來永勝發展基督教徒
安永靖牧師到了永勝以后,先是在永勝縣城發展漢族教徒,但永勝漢族大多來自湖南內地,受佛教影響較大,教徒發展沒有進展
到抗日戰爭期間,英國人安永靖又來到永勝,依靠怒江傈僳族和永勝傈僳族在語言方面相通的優勢,便把發展教徒的目標放在了山區,放在了傈僳族身上
經過多年努力,永勝成了基督教史上稱的“墾荒時期”
永勝傈僳族的基督教傳播,寫進了英國的基督教史
又見老屋有一支有關老屋的歌,在心里打了很久、很久的漩渦,一直沒有唱出來
今年春節,我終于在侄兒的陪同下回了一趟老屋
天!這是那棟我熟悉的親切的熱鬧的、生我長我、陪伴了我十八年的老屋么?怎么這般的低矮?我童年、少年眼中那高大、氣派的大斗門哪里去了?那142020-12【原創】
死亡是確定的,人難逃一死;死亡又是不確定的,沒人知道自己會亡于何時
確定和不確定的死,成了貫穿人生的線索,時時影響著生者的生存態度
春天去采擷生命的啟示,夏天去共享盛事的輝煌,秋天去追隨輕云的飄渺,冬天去拾綴落美詩章
累了困了,就坐下來歇歇,修復一下自己的身體和思想
忽然覺得,我侄兒病臥的那張床,以及去透析室治療時護士推著他的那個輪椅,就是他現在的精神驛站
既然脆弱的生命守不住永恒,那么人的潛意識便希望創造出某種不朽作為心理補償,從而變相地滿足自己對長生的企盼
人類文明很大程度來自這種心理能的釋放,象征生死驛站的病床,輪椅,住院部大樓,還有時時刻刻為我傳遞掛念的電話,都是一個明確的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