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我沒有在廟內大雄寶殿前拜見,卻從來在推敲著塵世的過往與將來
千世紀來,長安古城歷盡滄桑震動與變化,一個個的王朝興廢榮枯,一次次戰亂尸橫遍野,一代代帝王將相塵封黃土,這邊留住了幾何情仇愛恨
而那棵千年的白果樹一成不變,千年興盛,枯枝落葉,新枝抽芽,人命老是那般的興盛
即使一座城就像一棵古樹那么,在日照月明與風吹雨淋中,頑固而融洽的成長著,那該是多好啊,這是我心中的祈愿
河北的劉西普先生在《笑與淚――外國散文名篇精品賞析》自序中寫道:“中國雖然有著滿天星斗般的散文家,但是若以嚴格的審美的標準來衡量,恐怕主要還就是其中那類‘言志’的、浸透了莊禪藝術精神的散文,稱得上是藝術性的散文
這種情況,既使到了五四以后,也沒有根本改變
”這是鑒往,從古代散文中概括出了小散文亦即藝術性散文的概念
對于劉先生意見,我是同意的
但是,知來呢?我們自己創作散文時,應該遵守一個什么樣的大致原則呢?
音樂的光,一抖,輕悄悄地從最細小的毛發間一旋,然后,等同于一種光質一樣的聲音從這些毛孔處滲入血管
血液便以音符的形式或舒或緩或激昂地流淌
耳鼓可以傾聽的,此時已不是音樂,而是從胸腔噴射而出的情節
音樂的魔力使血液化為鋼藍色的宇宙,這個寂寞著的天體,以有聲的步伐跳躍著進入融化了的受眾的夢境
關于頓悟、關于回憶,或者未來,統統襲面而來
音樂,從無道理可言
正如這個宇宙,她有道理么?而,我們所理解的所謂的目前的宇宙的道理,究其根本是人的道理還是這個宇宙的道理?那么,作為依附于這個宇宙生存著的所有生靈,可以思考的狀態,不是宇宙的思考又會是什么?那么,人的“獨立”性和音樂的獨立性可想而知了:妙不可言!從這個角度來說,音樂就是一個廣寥無邊的甚至等同于宇宙的一個星系,或者,更貼切地說是一個可以理解的類似于宇宙的物質
寂靜(甚至,是連空氣都從來沒有過的真空區域,那種死亡般的沉寂之聲
)也好,喧囂也罷
一切語言都是音樂語言
音樂的宇宙
/> 藤滿籬笆扁豆花 【若荷】 晚春時節,到附近的田野散步
經過了一個冬日冰封后的土地,仿佛一夜之間被和暖的風吹化了,土層松軟,河冰融開,各種生命蓬蓬勃勃
懷了對新生活的憧憬,我在綠意盎然的春天里眺望:桃花綻放,柳搖鵝黃,小草如針氈般在大地上隨意萌發…… 一道整齊的竹籬吸引了我,那上面爬附著幾株植物,細嫩的須蔓在燦爛的陽光下橫穿豎鉆,頑強生長并企圖占領偌大的一道籬笆
呀,扁豆!我幾乎驚訝地喊出它的名字
盡管它只有幾揸長,但我看得清楚,認得它那細長的青藤和嫩綠的葉片
我懷了驚喜打量著眼前嬌嫩調皮的它,知道不久它就會藤藤莖莖,將整個籬笆纏繞得滿滿當當,然后在葉芽之下開放出一串串的紫色小花,并結出碩大飽滿的豆夾來,直到霜降來臨,整個籬笆都會包裹在它那清亮活潑的綠色里
也許真的到了那一天,我只能呆呆看著你的笑容從我的身邊流過,而我,依然象現在這樣,靜靜地,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