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誠信親友圈主可免押進親友圈驗親友圈,滿意再補
于連在隊里與支書為鄰,生活中住我們家前邊
隔一條路,他居道西,我家居道東
于連家房子矮,窗戶小,地基石不及道路高
雪水泛濫,有如白蛇轉故事中法海和尚作法,水淹小宅院
我和一大幫丫頭小子儼然修江治河的李冰,輸導溝通,好叫水流順暢,不致搗毀房子
大概塵世一切的重逢,都是久其余團聚
“不期而遇,適我愿兮
”當你我重逢,碰觸了相互的雙眸,我在遙想,你我已經怎樣許下宿世的商定?佛說:每部分所見所遇到的都早有安置,十足都是緣
啟事緣滅,緣聚緣散,十足都是天意
誰人春天,桃花開得正艷,我猶如情竇初開的女郎,在一朵桃花里做夢,東風吹紅了我的相貌,綠水蕩起我心深處漣漣的情懷
我是第一次站在這里,就像當初第一次站上講臺——心里很恐慌
曾經,我不是金鹿人,但我羨慕金鹿
可是我只能間隔幾十里山路久久地仰望;偶爾進一次城,心中的金鹿雖然閃現了,但我也只能隔著門和墻向內偷偷窺視
匆匆中,多少次和金鹿擦肩而過
那是學先秦文學的時候
講課的是一位滿頭銀灰的老教授
由“屈原放逐,乃賦離騷”他以司馬遷《史記》的這句話開場,其中講到屈子以蘭花比興自己及自己的品德志向的言語,至今縈繞在耳際
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愛國詩人的屈原,在政治上懷才不遇,被楚頃襄王長期流放于沅湘,作《離騷》、《九章》、《天問》等千古流傳的詩歌,將自己念君愛國之志,匡時濟世之情,通過多種香花異草加以表達,觸物起情,索物寄志
在眾多的比興素材中,他特別選取了蘭蕙
通過寫自已滋蘭、培蘭、紉蘭、搴蘭、刈蘭,對蘭蕙寄以無限的希望:“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枝葉之峻茂兮,愿俟時乎整吾將刈
”他以蘭為友,將蘭作為知音:“時曖曖其將罷兮,結幽蘭而延佇
”他將蘭作為佩物,表示自已芳草自潔的情操:“扈江離與薜芷佇,紉秋蘭以為佩
”他又擔心蘭在秋風寒露中枯萎而從俗,變節而不芳:“時繽紛以變易兮,又何可以淹留?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莆化而為茅
”屈原愛蘭、頌蘭,寄情于蘭,托蘭以諷,將作為一種象征,一種寄寓,一種精神與品格的化身
/>白云生處 --東大山行記 缺月疏桐 清雅閑居 去東大山,途徑一個叫野水地的村子,在野水地的居民點上,有一處居所叫“清雅閑居”
清雅閑居是個干凈而氣派的農家小院
后院照例是圈養牲畜的地方,牛壯羊肥,還有幾只肥鵝悠閑地踱著方步
前院卻似一幢小小的別墅,客廳、回廊、臥室、盥洗室、書房、組合家具,一應俱全,設計巧妙,精致而又寬敞的感覺,大家都贊嘆不已
清雅閑居的主人愛生活,也愛文學
因此,才有了我們今天的相聚
我們幾個愛文字的人,去東大山,在清雅閑居落腳
大塊的手抓羊肉和大碗的啤酒都是主人盈盈的盛情,款款的心意
我們在肉的濃香酒的清醇中醉了
先前的文學青年當了現在的村支書
癡愛的詩行就寫在了野水地的莊稼地里,修渠、鋪路、小康建設、學校投資是他夜夜構思的長篇小說,舊貌換新顏的居民點是他發表在生活這個大刊物上的作品
人人都看到了,人人都讀懂了,他的執著,他的勤奮,他對于生活的愛--這愛,是具體的,是眼見為實的,是看的見,摸的著的,是長長久久的留在野水地的歷史上的
38歲的莊稼漢,黑生生的臉堂上透出太陽紅,樹一樣結實健壯的身體
笑聲是真正爽朗的那種
他說自己常常會感到寂寞,感到空虛--在大小事務占的滿滿當當的時間的空隙里
寂寞感和空虛感,會讓他把野水地變成一個大的清雅閑居的
他說沒有時間看電視的時候,他就在身上帶一個收音機,邊忙,邊聽新聞,聽外面的世界怎么精彩
白云生處 野水地距離東大山還有一個小時的車程
坐在進山的農用車上往前看,東大山似乎就是眼前的一幅畫,那樣清晰而純凈的一種美麗
正午的太陽暖暖的,遠處的山頭上那層積雪白得格外炫目,我知道那是雪,但我更愿意一相情愿地將那燦爛的白當成是一抹白云
在青山深處醞釀,在青山頭頂縈繞的一個夢
一路上,一直看晶瑩而炫目的白雪,一直想心中的那絲牽掛
天藍得那樣清澈純凈,樹綠得那樣清新純粹,空氣濕潤潤的,仿佛米酒般的清醇,讓人微醉微醺
一路的顛簸,居然沒有揚起沙塵
如我們的心情
這是雨過天晴的正午
站在東大山的腳下回望,我們居住的小城象是煙雨蒙蒙的一灣水
濕潤了我的雙眼
閑云野鶴 閑云野鶴--一直摯愛的一個詞,一直向往的一種生活,一直渴望的一種境界
身在紅塵,這樣的愛也只能是壓在心底的一個舊夢,已被歲月洗滌的有點褪色了
不敢輕易翻出,免得傷懷
白云生處真有人家
一間低矮破舊的土屋,一條機敏的黑狗,一盤小小的石磨,還有幾方田,一對平常樸實的夫婦,一個文靜秀氣的女兒,過著與世隔絕的簡單安靜的生活
遠遠地,在空曠的峽谷中聽見狗叫聲,我們就有點興奮,仿佛聽到了最最純凈的天籟
仿佛我們此行的目的就是為了這白云生處的人家
詩人夢魂說:不知道他們繳不繳農業費? 惹得大家都笑了
我們都知道他是社長
我說:我關心的問題是,他們的孩子怎么上學? 廣電局的付主任說:這個地方能不能看上電視,收聽到廣播? 在宣傳部的柯英早已經走到前面去了,于是大家都推斷他關心的問題可能是:這家人是否知道“三個代表”? 一路走,一路笑,清凈的山谷中回蕩著我們的聲音
狗的叫聲更大了
我們打擾了他們寧靜的生活
我們這些塵世中的人啊,總是以自己的擁有的東西認定這個世界
盡管自己也許正被這樣的擁有所牽拌所累
白云生處的人家,過的并不是神仙般的生活,有的只是神仙般的淡定從容的心
沒有好奇,沒有交談,沒有羨慕,也沒有留戀
我輕輕地來,再輕輕地走開
就象一片路過的云彩,經過了,看到了,知道了,也懂得了
這就夠了,足以平淡我身在紅塵難免要浮躁的凡心
我一如既往地愛那個詞--閑云野鶴
清風明月 清幽的深山里,一定有著古樸而滄桑的寺廟
山因寺而有了詩情,寺因山而多了畫意
是那樣相依相伴,不可分隔的一種美麗
想象中的東山寺,是歷經了歲月的風塵和洗禮的,是那種鉛華落凈榮辱不驚的淡然悠遠--無端地,總是喜歡年代久遠的建筑,哪怕曾經的鮮艷絢麗已經無跡可尋,我也總能在斑斑駁駁的裂紋中想象出他們昔日的風姿
順著清清的小溪水往峽谷深處走,腳踩在石子上的聲音清晰而空曠,在這空蕩蕩的山谷中,行走的聲音那樣真實而具體地回蕩在耳中
轉過山頭,看到了兩處正在修建的廟宇--這居然就是傳說中的東山寺
心里多少有點失落
正在參與修建的民工告訴我們這都是按原來的樣子修復的
我不知道原來的古寺是怎樣的,但新建的那些殿堂總讓人想起穿著古裝的現代女子,艷麗的衣服里面包裹的,是一個怎樣粗糙膚淺的靈魂?那粗糙的壁畫和建筑工藝是蹩腳的裁縫胡亂應付的針腳,每每讓我看出不和諧來
順著陡峭的石階上到山頂,站在東山寺前,看山中綠樹青石,想象自己是一個出世的老僧,以淡然的心看春去秋來,看花開花落,看云卷云舒
在這樣的山水之間久了,人還會有那么多貪婪的欲望和不能滿足的憂傷嗎? 出得門來,看到觀音殿前的柱子上,一副對聯: “廟內無僧風掃地, 寺中少燈月照明
” 心里的失落一下子煙消云散了
只此一聯,讓東山寺有了一顆千年不變的禪心
而我,也在瞬間得了些許禪意
綠水繞石 峽谷中,多是罕見的巨石
人在這樣的巨大的石塊間穿行,覺得自己渺小的沒有了任何思想,我想象不出這樣大的石頭從何處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怎樣將他們雕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模樣
這身形各異的巨石以千年不變的姿勢靜默著,守望著東大山
看天上的流云悠然流過,聽山澗的風呼嘯而過,看季節的變換交替,看游人過客水一樣穿過峽谷…… 我想他們是不寂寞的,因為他的身邊有清清的溪水一直潺潺的流著,溫柔而纏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