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爬坡過坎顯韌性 經濟揚帆正遠航
2022年,中國經濟總量躍上120萬億元新臺階,3%的經濟增速雖不及年初目標,卻也高于市場預期。在2022年諸多超預期因素沖擊下,這一成績來之不易。回首2022年以來的中國經濟走勢,既能看到過去一年爬坡過坎中的強勁韌性,又展現出長期向好的發展潛能和亟待改革釋放的發展后勁。
過去一年,中國經濟運行可謂一波三折。一季度憑借政策靠前發力實現平穩開局;二季度受新冠疫情等超預期因素沖擊較大,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適時出臺,為下半年經濟恢復打下政策基礎;三季度經濟社會搶抓時機迅速恢復,經濟增速從二季度的0.4%顯著提升至3.9%;四季度遭遇較大內外部風險沖擊,經濟社會仍保持住恢復態勢。可以說,中國經濟的韌性在全年一系列風險挑戰下愈顯突出。
在年內經歷爬坡過坎后,2022年末經濟運行逐漸企穩,各主要經濟指標均出現積極信號。外貿進出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指標在12月的表現均好于市場預期,尤其是在年內遭受較大沖擊的服務業增加值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回暖明顯,房地產市場亦在12月呈現企穩跡象。難得可貴的是,2022年財政貨幣政策在加大實施力度的同時,堅決不搞“大水漫灌”,為新一年政策加碼留出空間。
目前來看,經濟正逐步走出新冠病毒感染的擾動并逐步企穩。大中城市地鐵客運量、擁堵指數的恢復顯示煙火氣正在回歸。元旦、春節假期的到來帶動消費需求的逐步復蘇,旅游、餐飲等行業的恢復已初現端倪。去年投放的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與專項債提前批額度配合年初一大批密集開工的項目有力支撐基建投資靠前發力。隨著針對房地產市場企業端與需求端政策持續出臺,房地產市場的改善值得期待。
近期地方“兩會”陸續召開,各地設定全年經濟增速目標時普遍高于5%,充分反映出各地政府對于經濟增速向潛在經濟增長率靠攏的信心與做好經濟企穩回升工作的決心。待到全國“兩會”確定積極的財政政策如何“加力”以及穩健的貨幣政策如何“有力”后,新一輪的財政貨幣政策還將在年內釋放出更大政策效能。
當然,我國人口總量有所減少、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加劇等一系列挑戰也在提醒我們,在實現經濟總量合理增長的同時,還應當加快提升發展質量,加大力度深化結構性改革。供給側、需求側結構性改革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改革所帶來的產業轉型升級、勞動生產率提升、消費需求結構優化又將為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補充更多后勁。
總體來看,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后勁足的基本面未曾改變。隨著發展勢能不斷釋放,新一年的中國經濟巨輪勢必揚帆啟航。
5G消息/RCS板塊1月17日跌1.08%,二六三領跌,主力資金凈流出2.83億元1月17日5G消息/RCS板塊較上一交易日下跌1.08%,二六三(002467)領跌。當日上證指數報收于3224.24,下跌0.1%。深證成指報收于11800.55,上漲0.13%。5G消息/RCS板塊個股漲跌見下表:
從資金流向上來看,當日5G消息/RCS板塊主力資金凈流出2.83億元,游資資金凈流入1455.47萬元,散戶資金凈流入2.68億元。5G消息/RCS板塊個股資金流向見下表:
北向資金方面,當日5G消息/RCS板塊北向資金持股市值為50.25億元,減持0.23億元。其中增持最多的是中興通訊,增持了0.28億元。減持持最多的是省廣集團(002400),減持了0.31億元。5G消息/RCS板塊北向資金持股變動明細見下表:
以上內容由證券之星根據公開信息整理,與本站立場無關。證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的準確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等,如存在問題請聯系我們。本文為數據整理,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請謹慎決策。
(責任編輯:岳權利 HN152)
2022年我國GDP突破120萬億元 增長3%本報記者 趙語涵
2022年中國經濟年報昨天出爐。在國新辦舉行的國民經濟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介紹,初步核算,2022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1210207 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
我國綜合國力進一步提升
我國去年實現3%的整體經濟增速,仍快于多數主要經濟體。據IMF預測,美國、日本2022年GDP增長都不會超過2%。另外,德國已經公布,全年經濟增速預估為1.9%。
2022年,我國經濟總量突破120萬億元,達到121萬億元,這是繼2020年、2021年連續突破100萬億元、110萬億元之后,又躍上新的臺階。按年均匯率計算,120萬億元折合美元約18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位。從人均水平來看,2022年我國人均GDP達到了85698元,比上年實際增長3%。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到12741美元,連續兩年保持在1.2萬美元以上。
“經濟總量和人均水平持續提高,意味著我國的綜合國力、社會生產力、國際影響力、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升,意味著我國發展基礎更牢、發展質量更優、發展動力更為充沛,意味著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空間廣且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康義分析。
在全球糧食和能源價格大幅上漲、輸入性通脹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去年我國價格形勢保持平穩,與歐美等主要經濟體的高通脹形成了鮮明對比。國際收支持續改善,全年貨物進出口順差比上年擴大35.4%,年末外匯儲備余額達到31277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一。
房地產市場出現積極變化
房地產業是國民經濟中的重要行業。據測算,房地產及相關行業占我國經濟總量的比重為13%、14%左右。2022年,房地產行業增加值下降5.1%,很多指標都與此相關聯。如固定資產投資5.1%的增速不是太高,最主要是受房地產業拖累,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0%,下拉固定資產投資2.7個百分點。
從最新的情況看,房地產市場正出現積極變化。隨著國家出臺一系列構建新的房地產體系的相關政策,12月份,房地產各項指標降幅都在收窄,如房地產投資降幅比11月收窄了7.7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到位資金、房屋新開工面積等指標降幅也不同程度收窄。
“我們初步判斷2023年房地產對整個經濟的拖累不會比2022年大。”康義分析,房地產還屬于支柱產業,市場逐步企穩具有一些有利條件。我國仍然處在城鎮化持續發展階段,盡管去年城鎮化率提高了0.5個百分點達到65.22%,但是城鎮化率還是不高,發達國家基本在80%左右。
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
國家統計局還發布了居民收入、物價、就業等民生熱點數據。去年,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9%。
物價方面,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2022年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2%。就業方面,2022年城鎮新增就業1206萬人,超額完成新增就業1100萬人的全年預期目標任務。1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5%,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預計,本季度全球石油市場將陷入供應過剩,同時下調需求前景,上調非OPEC供應預估。根據OPEC的最新月度報告,其將第三季度原油產量預測下調124萬桶/天,至2,827萬桶/天。這比OPEC 13個成員國7月的產量低了約57萬桶/天。OPEC位于維也納的研究部門將本季度全球原油需求預期下調72萬桶/天,同時上調非OPEC供應預期52萬桶/天。預計本季度原油消費均值為9993萬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