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生產“鉚足勁” 項目建設“拉滿弓”
來源:經濟參考報
企業里,復工復產步伐加快,開足馬力生產;工地上,機器運轉聲、工人們的勞作聲交織……新年伊始,行走在齊魯大地,一派繁忙景象,經濟穩中向好邁入新的一年。
午飯時分,在淄博峻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一陣陣白霧從排氣管中冒出來。幾名戴著安全帽的工人穿過白霧,匆匆走向食堂。公司總經理王夢華說:“項目建設已經進入尾聲,這是在為管道加熱,馬上準備投產。這個春節我們不能休息了。”
淄博峻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50萬噸/年苯乙烯產業鏈一體化技術改造提升項目”,是2022年淄博市重點項目。受疫情等因素影響,項目建設材料不能按時到廠、施工人員不能滿員工作,項目建設延遲。
如今,物流通暢、人員流動性強,企業用工人員有了保障,要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
在淄博峻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一間會議室里,掛著芳烴技改安裝進度表、地磅安裝調試進度表……王夢華介紹,原本計劃2022年10月就能投料生產。現在我們都加班加點趕進度,預計2023年2月底能正式投入運營。
受疫情影響,2022年淄博峻辰生產經營非常困難,市場需求低迷,企業長期處于斷續生產的狀態。如今,企業生產能力增加了30%,訂單也增加了30%。“滿產滿銷的狀態,企業從上到下的精氣神兒又回來了。”王夢華說。
企業快馬加鞭忙生產,項目建設也熱火朝天。在山東愛特云翔大數據產業園施工現場,幾名工人正在大樓外安裝玻璃幕墻,焊接鋼管、室內裝修等工序有條不紊。
“工人白天、晚上兩班倒,好幾個作業面同時施工。”山東愛特云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基建中心總經理王立鵬說。
在愛特云翔項目現場,施工方為室內裝修用的水泥蓋毯子保溫。王立鵬說:“冬季低溫對玻璃幕墻結構膠有影響,一般7天才能達到強度要求,但我們在房間開空調,3天就能達到要求,為的是能盡快施工趕進度。”
山東愛特云翔將技術創新與產品研發作為企業發展的重點工作之一,完成研發成果數十項,取得數據采集、人工智能、大數據、云存儲等知識產權80余項。
只要有核心技術和核心產品,就不怕沒有市場。“客戶等著我們交付入駐,我們只能抓緊趕工期。”王立鵬說。
近年來,山東集中打造11條世界級產業鏈、200家以上產業生態主導型“鏈主”企業,集中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培育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等一批千億級、萬億級增長引擎。
企業穩步發展,離不開政策“暖風”護航。2022年年底,山東省市區各級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刺激經濟惠企發展的政策措施,為企業發展提供保障和支撐。
在山東港口青島港,元旦假期在泊作業船舶11條。其中,有10條船舶是服務RCEP各國家的船舶,航線連接了中日韓、東盟及澳大利亞、新西蘭的多個重要港口。
進入臘月后,京杭大運河也進入了“忙年時間”。通過濟寧港航的集裝箱通江達海發往華南、華北地區,整體物流時長壓縮30%至40%。
談起未來一年的發展,記者走訪的山東多家企業都信心滿滿。“預期明確,市場需求將大幅增加。一期項目馬上投產,我們正在籌劃二期、三期項目。”王夢華說。
車尾箱集市賣年貨 邊玩邊吃好滿足春節臨近,廣州各區紛紛推出系列特色迎春活動,繪就一幅年味濃郁、喜慶熱鬧、充滿“煙火氣”的城市畫卷。其中,車尾箱集市這種內容豐富、潮流又時尚的模式受到年輕人的青睞。1月13日至15日,越秀區府學西街和荔灣區廣州醫藥港便開展了為期3天的車尾箱集市。
消費新場景既賣商品也賣氛圍
1月13日晚,記者來到廣州醫藥港車尾箱集市。一走進集市,映入眼簾的是各式各樣具有復古特色的小面包車,以出售美食為主。小小的美食集市里,雞蛋仔、咖啡特飲、漢堡包……從粵式小吃到西式美食,選擇多樣。
記者留意到,與傳統小商販不同,車尾箱小攤的攤主更注重攤位的個性設計,隨處可見的復古掛布、簡約桌布、可愛貼紙、潮流標語等,再配上車旁懸掛的燈光帶,營造出浪漫的氛圍。路過的人即便不買東西,也會被有趣的裝飾吸引目光,停下拍照。
1月14日下午,記者來到越秀區府學西街。這里地理位置優越,人流量大,內容相對也更加豐富。記者看到,現場匯聚了茶飲、美食、潮玩手作、非遺文創等超40家車尾箱攤檔。美食攤位大多是現場制作食品,還準備了便攜式小桌椅,供消費者現場品嘗。除部分手工類商品根據制作材料成本、難度和時間定價較高外,其他商品價格均在10元~30元之間。
喬先生一家三口從上海到廣州旅游,慕名前往府學西街車尾箱集市游玩。“我第一次逛車尾箱集市,感覺很有特色、很熱鬧。”剛陪女兒和太太玩完投球游戲的喬先生說。
賣特色商品創意年貨拉滿“年味值”
由于春節臨近,攤主應節地在攤位上布置了許多和春節相關的飾品,還有攤主直接售賣創意年貨,把“年味值”拉滿!此外,記者發現,府學西街的車尾箱集市還有不少商戶推出非遺文創產品。據府學西街車尾箱集市主辦方咑檸相關負責人招先生介紹,主辦方把集市定名為“潮玩行花街”,便是想借助街區非遺文化和北京路商業特色,打造一個廣府文化和潮流青創文化融合的集市,同時調動各品牌商家及個人的積極性,支持優秀青年創業。
“很多人都不知道一團毛線能干嘛,我們就想通過集市推廣一下自己的品牌,同時讓更多人認識手工鉤織這門傳統技藝。”攤主盧小姐介紹,其去年與三位朋友一起成立手工鉤織工作室,此后便通過參與車尾箱集市宣傳和推廣產品以及手工鉤織這項非遺技藝。記者看到,現場手工鉤織的產品有編織花、盆栽、包包、玩偶以及一些裝飾品等,有些還十分應節,如年桔盆栽、蝴蝶蘭盆栽、醒獅頭飾和帽子等。
“現場有很多精致的手工藝作品,有些還融入了非遺文化,挺有新意。”在府學西街游玩的市民李小姐說,以往她參與的集市大多以美食為主,而此次參與的車尾箱集市各類型攤位數量平均,且店鋪特色鮮明,逛起來有不同的感覺,邊玩邊吃十分滿足。
創業探新路年輕創業者之間的思維碰撞
在醫藥港的車尾箱集市上,可以看到熱鬧的叫賣場景。“來了您吶!”“埋嚟食啦喂!”“三個首本名菜,第一個青翠菠蘿青……”車尾箱攤主吆喝聲不斷,賣力地向客人推介店鋪產品。這些攤主普遍很年輕,可能為了創業,可能為了推廣品牌,也可能為了獲取課業實踐或市場經驗,他們相聚在車尾箱集市上,用創意思維賦予集市更多新意。
“我們是做實體店的,出來參加集市對品牌宣傳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府學西街車尾箱集市菠蘿飲品攤主“菠蘿佬”介紹,其在海珠區開了三家實體飲品店,從去年初開始,每逢周五六日,他都會和兩名同事一起到廣州各地參與集市,除府學西街外,還曾到琶醍、太古倉、海心沙等地擺攤。他表示,每次“快閃五六日”,感覺非常開心,會遇到很多新朋友、發現新產品以及了解最新市場動態,比待在實體店好很多。
嚴把質量關集市制定一套完整管理流程
如同“移動商鋪”般,一輛車便是一個“迷你”的商鋪,車尾箱集市機動性強、門檻和運營成本相對較低,吸引大批年輕創業者參與。
如何才能讓車尾箱集市良性長遠發展?招先生表示,作為“潮玩行花街”車尾箱集市的主辦方,針對集市制定了一套從攤主報名參與到營業結束的完整管理流程,進一步加強集市管理。“我們會對報名的攤主進行資質審查和產品結構篩選。”招先生介紹,報名的攤主須有營業執照,餐飲類還須有食品衛生許可證;其次,為與周邊同類業態品種進行區分,會對集市商品進行篩選,還會配合主題活動引入特色元素的品類商家和藝術工作者,保證車尾箱集市的新潮感和品質。
農業企業怎樣低碳發展日前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發展生態低碳農業。不少農業企業躍躍欲試,有的瞄準循環農業,有的發力農業固碳。生態低碳農業在我國發展的時間較短,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不過,對農企來說,低碳發展并非遙不可及的目標,而是大有可為的方向。
所謂生態低碳農業,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產業調整、技術創新、可再生利用等手段,實現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農業發展模式。農業是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源,也是碳排放的重要來源之一,同時又是唯一創造碳匯的領域。水田是人工濕地,旱田是人工綠地,果園是人工林地,都可以有效固碳。由此來看,實現“雙碳”目標離不開農企低碳轉型。
選擇低碳發展,農企可以享受政策紅利。我國農業以分散的小農戶經營為主,這增加了低碳轉型的難度。相較于農戶來說,農企經營規模大,更有資金和實力投入低碳發展。近年來,國家通過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有機肥替代、病蟲害綠色防控、糞污資源化利用等政策,開啟了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改革。如今,中央強農惠農政策更強調綠色生態導向,很多地方政府也出臺了有針對性的補貼和幫扶措施,為農企低碳發展提供了動力。
低碳發展是農企提升對投資者吸引力的有效手段。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發布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報告。ESG是企業可持續發展評價的重要維度,越來越被投資者所看重。在“雙碳”背景下,不僅是能源企業或者高耗能企業,包括農業企業在內,每一家企業的環境責任都被量化,ESG信息披露日益成為主流做法。就農企而言,把低碳發展融入企業運營管理體系,將助力提高公司經營管理水平,吸引更多投資者。
低碳發展是農企提升產品競爭力的方向之一。近年來,不少農企發展循環農業,在顯著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增加了優質綠色產品供給。遼寧白羽肉雞、江西鄱陽湖小龍蝦、重慶榮昌豬等產業的代表性企業,都很注重發掘生態價值,讓綠色低碳為全產業鏈背書,將生態價值內化于產業中。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者也對農產品的生態屬性更為重視。低碳發展利于農產品品質提高及產品附加值的變現。
農企低碳發展要瞄準消費需求,在優質優價上想辦法。有的低碳農產品,消費者可以憑借產地環境或產品風味直觀感受到其減排貢獻和優良品質;有的則不然,消費者很難獲知該產品的減排貢獻,其外觀跟普通農產品也無大區別。這種信息不對稱容易引發“劣幣驅逐良幣”,導致低碳農產品被擠出市場。相關企業可以聯合第三方認證機構,以碳標簽的形式,提高消費者對低碳農產品優質優價的接受度。
低碳發展是一種全產業鏈轉型,不僅要在生產端發力,還要在加工端和流通端施策。遼寧一家從事稻谷加工的農企,除了加工大米外,還把米糠加工成米糠油、米糠蠟,把稻殼加工成活性炭、白炭黑、阿魏酸、香蘭素等高附加值產品。通過深加工將稻谷“吃干榨凈”,基本實現了零排放。相信更多的農企可以通過發展低碳加工流通,促進資源梯次、高效、高值利用。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預計,本季度全球石油市場將陷入供應過剩,同時下調需求前景,上調非OPEC供應預估。根據OPEC的最新月度報告,其將第三季度原油產量預測下調124萬桶/天,至2,827萬桶/天。這比OPEC 13個成員國7月的產量低了約57萬桶/天。OPEC位于維也納的研究部門將本季度全球原油需求預期下調72萬桶/天,同時上調非OPEC供應預期52萬桶/天。預計本季度原油消費均值為9993萬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