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鑫芯半導體與中環領先攜手戰略重組 聯合打造中國半導體硅片龍頭
1月19日晚間,TCL科技、TCL中環以及晶盛機電公告了中環領先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簡稱:中環領先)擬以新增注冊資本方式收購鑫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鑫芯半導體)100%股權,實現戰略重組事宜。
公告顯示,TCL中環系TCL科技控股子公司,中環領先系TCL科技及TCL中環控股子公司、晶盛機電參股公司。
據了解,鑫芯半導體與中環領先均為國內一線半導體硅片制造企業。鑫芯半導體專注于12英寸硅片研發制造,規劃產能60萬片/月,產品種類涵蓋重摻、輕摻的晶棒、拋光片、外延片,主要面向存儲、邏輯等市場。定位于12英寸半導體先進制程市場,其優勢為高端輕摻片的研發和生產,已經率先實現國際一線晶圓廠客戶的正片批量供應。
中環領先是國內最早從事半導體硅片研發和制造的企業,目前在內蒙古、天津、江蘇無錫三地布局,已經形成完善的4-12英寸半導體硅片生產線,產品覆蓋8英寸及以下化腐片、拋光片、外延片,以及12英寸拋光片及外延片,中環領先已建成硅片產能和銷量規模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國際市場占有率在逐步攀升。
相關業內人士介紹,在12英寸先進制程硅片正片領域,目前全球市場前五大廠商市場占有率超過87%。作為第三次半導體產業鏈轉移中心,中國大陸對上游半導體材料的需求攀升,而12英寸硅片作為占比最大的半導體材料,其有效產能爬坡遠落后于芯片產能,市場空間巨大。
據了解,鑫芯半導體與中環領先的戰略重組將在資源、技術、產品、銷售等方面形成優勢互補,實現1+12的效果。重組后雙方將快速擴充12英寸硅片產能,加速高端輕摻產品的市場滲透,促使產品結構升級,加速國際化發展。雙方的強強聯合將擴大在半導體硅片制造領域的競爭優勢,快速提升全球市場占有率。
重組后,公司產品包括4-12英寸輕摻和重摻全尺寸硅片,是全球硅片企業中產品最齊全的企業之一,有望成為中國技術領先、規模最大并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半導體硅片企業,并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提供基礎的材料保障。
首家新設外商獨資券商來了!渣打證券設立申請獲證監會批準記者 | 孫藝真
首家新設外商獨資證券公司獲批成立。1月19日,中國證監會核準渣打證券(中國)有限公司的設立申請。
證監會網站顯示,渣打證券由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全資控股,注冊地為北京市,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0.5億元。業務范圍包括證券經紀、證券自營、證券承銷、證券資產管理(限于從事資產證券化業務)。
2020年,證監會接收了渣打銀行(香港)遞交的設立證券公司的申請材料;2021年8月,證監會正式受理了渣打銀行(香港)的申請。
區別于此前通過股權受讓方式實現全資控股的外資券商,渣打證券是首個新設外商獨資證券公司,亦是首家登陸中國資本市場的英資背景券商。
渣打銀行成立于1853年,總部位于倫敦,1858年渣打銀行在上海設立分行。資料顯示,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2003年成立于香港,目前持有渤海銀行19.99%的股份并全資控股渣打銀行(中國)、渣打商貿(中國)、渣打私募股權基金管理(深圳)有限公司等。
近年來,我國金融業開放持續深化,配套規則及監管制度不斷完善,一系列深化改革舉措正吸引外資券商新設公司或變更股權。
2020年4月1日起,中國取消證券公司外資股份比例限制。自此,外資全資券商紛紛謀求全資控股,行業對外開放提速。除了此次獲批的渣打證券之外,目前我國還有兩家外商獨資券商,分別是摩根大通證券和高盛高華證券。
目前,法國巴黎銀行提交的設立證券公司申請也在受理中;2022年9月,方正證券宣布擬向瑞信轉讓瑞信證券49%股權。轉讓完成后,瑞信證券亦將成為外資全資控股券商。目前,該交易尚需在中國證監會完成備案程序。
臺積電等芯片代工廠2023年可能難以走出寒冬期科技研究機構TrendForce周四在其最新預測中表示,隨著客戶減少訂單和制造業擴張步伐放緩,預計2023年臺積電、三星等芯片代工廠銷售額將較上年同期下降4%。這與去年預計的28.1%的同比增長形成了鮮明對比,也比2019年1.9%的降幅更糟。
由于市場對先進制程芯片的需求迅速降溫,TrendForce預計今年全球芯片代工廠商(foundries)的整體營收將出現下降,而這些先進芯片制造商們支撐著亞洲的科技驅動型經濟體,比如中國臺灣和韓國。
全球芯片代工廠痛苦隱現——整體營收在經歷多年繁榮后出現萎縮
臺積電(TSM.US)和三星電子在芯片代工行業占據著最大的市場份額,它們為沒有自己芯片制造廠的科技公司生產高端芯片,比如蘋果、高通和英偉達等科技公司。TrendForce表示,各大芯片設計公司本季度已經削減了芯片訂單,并且訂單目前為止沒有明顯反彈的跡象,預計全球晶圓代工廠下季度面臨的需求有可能會出現更大幅度的降溫。
這一悲觀預測凸顯了全球經濟下滑的速度如此之快。全球央行激進的貨幣收緊政策正在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加上新冠疫情之后市場對電子商務和遠程工作的需求逐漸減弱,全球科技巨頭也在不斷削減企業支出。
“全球經濟狀況仍將是影響市場需求的最大變數,”TrendForce分析師Joanne Chiao在報告中稱。“個別代工廠的產能利用率恢復不會像預期的那么快?!?/p>
據TrendForce估計,截至去年,代工行業(該行業包括為蘋果公司的iPhone和MacBook生產芯片產品)價值接近1300億美元。臺積電遙遙領先,三星電子緊隨其后,目前這家韓國競爭對手仍然是全球最大規模的存儲芯片制造商。
臺積電在全球芯片代工市場占有最大市場份額
與臺積電生產的具有極高技術門檻的先進制程芯片相比,存儲芯片往往更容易受到經濟周期的影響。三星在上個季度已經錄得10年來最大幅度的利潤降幅。
韓國國際貿易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與2022年相比,韓國今年的半導體類產品出口額可能會下降大約15%,這表明存儲芯片市場將面臨更大難度的需求挑戰。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預計,本季度全球石油市場將陷入供應過剩,同時下調需求前景,上調非OPEC供應預估。根據OPEC的最新月度報告,其將第三季度原油產量預測下調124萬桶/天,至2,827萬桶/天。這比OPEC 13個成員國7月的產量低了約57萬桶/天。OPEC位于維也納的研究部門將本季度全球原油需求預期下調72萬桶/天,同時上調非OPEC供應預期52萬桶/天。預計本季度原油消費均值為9993萬桶/天。